您好,欢迎来到郫发教育。
搜索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【王子兵法(79)】人生最好的状态!

【王子兵法(79)】人生最好的状态!

来源:郫发教育

时间:2016.11.2(云10年)星期二,第155天

空间:草海

天气:阴

传奇经典《道德经》中说:“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梲之,不可长保。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;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。功成身退,天之道也。”其中“功成身退"指的仅仅是一种退守策略,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,获得成功后,不张扬不嚣张不膨胀,见好则收,它强调的重点是人要知足知止,告诫人们在精进之路上,适度而止才是最好的状态。
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

与其保有太多自己守不住的身外之物,患得患失,不如让它们自然流逝。

老子认为,功名富贵,它高让它高。从古自今,没有不消失的功名,也没有不消失的富贵。它们从贫贱之中拔地而起,又从富贵之巅轰然倒塌。功名富贵和万事万物一样,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,不宜强求。

持而盈之,讲的是器量,水超过了杯子的容量,自然要满溢。一个人争来抢去,不如先提高自身的器量。器量够大,能拥有的自然就多。

揣而锐之,不可长保

锋芒太露,锐势难以保持长久。

如果持而盈之讲的是器量,那么揣而锐之则是器量的限度,功名财富一多,必然显露锋芒,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。一个人,器量再高,高不过天,心胸再厚,厚不过地。

曾国藩是如何器量之人,当他用十二年打下南京,以“天下第一功”封侯拜相时,他却选择不居功,将功劳归为咸丰皇帝和当时的皇太后、小皇帝。他将自己从富贵之巅放下来,并和它们保持安全距离。以免它们倒塌的时候,也把自己埋葬。

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

道德经并不反对人持有财富,也不提倡刻意让人过清苦的生活。但是你能守住的财富,只能是你的容量之内的东西,而超出的部分,就不是你想掌握就能掌握的了。

曾国藩如此,范蠡如此,当范蠡与勾践灭吴国以后,范蠡也选择了急流勇退,因为他知道“飞鸟尽,良弓藏;狡兔死,走狗烹”,而他身为布衣,经商积攒了万贯家财受到齐王赏识,他又将家财散给知己与老乡,再次离开。

而和范蠡同为开国元勋的文种,被勾践赐死,做人,要有开拓的本事,更要有善终的智慧。

富贵而骄,自遗其咎

人若自视富贵,自满自骄,乃是自取祸患。往往那些走在通往成功路上的人,非常容易被骄傲的情绪缠上。在当今社会,为什么常常有人说为富不仁呢,其实指的是有的人在成功之后,嚣张张扬,做出了让人觉得高高在上的反应。

“千古第一完人”曾国藩声名最旺时,也是被挑毛病最多的时候,这就是自遗其咎。幸而他懂得大功不为居的道理,功成身退不仅实现了自保,而且赢得了人心 。

功成身退,天之道也

世界上没有绝对完满的东西。太阳只要一到中间,马上就会偏西,月圆,马上就会月亏,而且有些即便看似完满,也就会立即不完满。在这样的意境下,功成身退似乎更有另外一层含义,那就是做人要“求缺惜福”。

求缺是告诉我们人要知足,而惜福是要我们培养一种感恩的情怀。知行君认为,这两点恰巧是引导人们快乐和幸福的关键。现在物质生活丰富,但是很多人却觉得没有幸福感,也没觉得快乐,原因就是缺了“求缺惜福”的心态。求缺能使人产生满足感,而满足感可以生发人的惜福之心。惜福之心有了,人就萌生感恩的情怀。这似乎也是当今我们平凡人追求功成身退的最佳状态。

郫发教育还为您提供以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:

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:行事稳、心安静、格局大

急躁,非但不成事,还毁事。《孙子兵法》有云:求稳之计,重在戒急。“稳”是一种能力,一种格局,不冒进、不轻浮。懂得耐住性子,摒弃急于求成,稳打稳扎,人生方能逢凶化吉,顺风顺水。作家亦舒曾说:“做人凡事要静,静静地来,静静地去,静静努力,静静收获,切忌喧哗。”养心在静,静能修身。心静则

孙子兵法中的人生经典名句

——《孙子兵法·谋攻篇》 译文:最好的用兵策略是以谋略胜敌,其次是以外交手段胜敌,再其次是通过野战交兵胜敌,最下等的是攻城。 孙子主张要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战争的目的。用兵的上策是用计谋达到挫败敌人的目的;中策是用外交手段离间敌人的联盟;下策是在非军事手段实在不能奏效的时候,才进攻敌人的军队;下下策是...

孙子兵法中最好的用兵之道

孙子兵法的精髓:一、不战而屈人之兵。孙子认为最高明的战争方法不是百战百胜,而是不用战争就能够使敌人屈服,因为战争是耗费国库的行为,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,不可以不慎重为之。二、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。战争是敌我双方的事,不但我的行为影响成败,敌的行为也影响成败,所以在清楚地了解敌我的情况...

《孙子兵法》读后感

人们常常把《孙子兵法》和《三十六计》并列,认为这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兵书,高中的时候我还买过一本书就叫《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》,但是《孙子兵法》的“计篇”中计字是计算的意思,是战略层面的实力比较,《三十六计》中的计字则是奇谋巧计的意思。 《三十六计》讲的是怎样以弱胜强,贪巧求速;《孙子兵法》...

《孙子兵法》读后感

《孙子兵法》读后感1 《孙子兵法》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,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,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。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,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,在经济领域、领导艺术、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,也有着很重要的联系。 当今企业,都提倡以人为本。孙子在兵法十三篇中...

孙武《孙子兵法》读后感

第一本被笔者列入人生必读、常读、精读的书籍,著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,走过战国的烽火,经历秦汉的纷争,穿越唐宋元明清;从竹简,到帛书,到宣纸;从卷轴,到线装,到平装。该书为《孙子兵法》。一.爱其苗条 古人云:“书中自有颜如玉”。如果以书比人。厚可当枕之书,是丰腴之人,却不免...

人应该怎么活着?

就再也起不来了。俗话说,打不倒我们的都会让我们更强大。在撑不过去的时候,要坚强活着,遇到困难,哭又怎么样,擦干眼泪,站起来,继续走经历过后我们只会更坚强。人生应该活成什么样子,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,没有人能够给你确切的答复,我们自己也仍在探索,所以我们现在还活着。

《孙子兵法》读后感

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,不仅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,在经济领域、领导艺术、人生追求甚至家庭关系等方面,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 初读《孙子兵法》,只觉得晦涩;再读《孙子兵法》,脑袋会思考了,好象是有那么回事。如今,又捧起《孙子兵法》,想写点感悟,与专业相关的东西。 商场如战场,很贴切...

孙子兵法读后感

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,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孙子兵法读后感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 孙子兵法读后感1 兵法《三十六计》开篇写道:“六六三十六,数中有术,术中有数。 ”如 果将“数”当做形,当做通俗;那么“术”就是核,就是文化内涵。数中有术, 雅 俗才能共赏。当然,本阐述借用“数...

天地人和三者之间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? 有什么特殊的含义?

它们是互相依赖,互相支持,互相制约,互相影响。(简称“相生相克”)。它们的关系以和谐为最好。尤其是人,应该遵循天地的规律,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。因而,天地人三者和谐是世界的最美好状态。简言之,就是“天地人和”。这种观念经过世代相传发展,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。

Copyright © 2019- itpifa.com 版权所有

违法及侵权请联系:TEL:199 1889 7713 E-MAIL:2724546146@qq.com

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